上医院看病,一般会得到三种结果:一是手术;二是吃药;三是回家好好休息。可最近杭州小伙小张(化名)因腹痛到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每天喝两瓶可乐”,简直令他难以置信。 腹痛查出胃结石 治疗竟是“每天喝两瓶可乐” 事情得从一个多星期前说起。 那天,小张跟往常一样早早到公司上班,临近中午时,肚子莫名开始隐隐作痛。因为半年前才做过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他以为是早饭吃得不够饱饿得老毛病发作,吃点小饼干喝点热水或许就能缓解。事实上,一直到下午下班,肚子痛仍一阵阵袭来,而且感觉痛感还有所加重。 第二天,小张先去上班完成比较急的工作,并赶在医生午休前就近来到杭州市西溪医院,因主诉为肚子痛,导诊护士建议他看消化内科。接诊医生大致问了病史,建议他做个超声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只不过当天他吃过东西,得等第二天空腹再做。 第三天,腹痛越加明显,小张如约赶到市西溪医院超声科,潘林医生给他仔细做了检查,肝脏、胆囊等脏器一个个查过来都没什么问题,一直查到腹部时,发现了一个“大家伙”,再放大镜头看,竟是胃里有个直径5.5cm的结石。 5.5cm是什么概念?成人握拳后拳头最长的径线一般为6~8cm,也就是说小张胃里有差不多拳头大小的石头撑在那里,所以总是肚子疼。 根据经验,潘医生建议小张去做胃镜,镜下把大结石切碎,然后直接取出,也可以待其由消化道排出。小张一听,顿时慌了:“医生,做胃镜太难受了,还有别的办法吗?”看着小张一脸的抗拒,潘医生就跟他提了“可乐疗法”。通过可乐里面的酸性物质与胃结石里部分物质结合,破坏其结构,将结石融化,国内外均有个案报道。但因为结石成分不一,疗效差异较大,并且这种方式也存在风险,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是禁忌。而想着可以先不做胃镜,小张便决定试一试。 在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小张很快开始“可乐疗法”。吃完早饭后先吃一颗保护胃黏膜的药,休息半小时后,喝一瓶500毫升的可乐,接着中午正常饮食,到下午茶时间再喝一瓶500毫升的可乐,晚上依然是正常吃饭。就这样,什么罪都没受,什么事也没耽误,每天只是比平时多喝了两瓶可乐。三天后,他的腹痛症状缓解了;六天后,再复查B超,胃里的“大家伙”竟已不见踪影。
! E4 Y2 L. C# [4 G0 U1 B- t$ `/ ^ 空腹吃山楂柿子 当心植物性胃结石 可乐作为平日里最不被健康人士待见的碳酸饮料,如今却成了治疗胃结石的“灵丹妙药”,小张看着两份检查报告直呼不可思议。不过,潘医生说,之所以向他推荐“可乐疗法”,主要还是跟他胃结石的形成原因有关。 原来,今年30岁的小张,胃本来就不好,平时稍微多吃点就会胃胀。就在腹痛的前一天,他肚子又胀得有点不舒服,刚好朋友送来一篮山楂,觉得用来消食开胃正好。可那天肚子实在太胀,他便等第二天一早起床再吃。没想到,才5颗,就吃出了毛病。 潘医生介绍,胃结石是因为进食某种食物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的似柚子。植物性胃石由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居多,还有少数文献报认为橘子、石榴等当季水果也可引起。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吃生柿子时感觉涩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主要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胃内消化酶、胃脱落上皮)结合成鞣酸蛋白质,很难溶于水,沉积在胃内,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形成胃石。 因此,潘医生告诫大家,柿子、山楂形成胃石症的主要原因是,柿子和山楂里有鞣酸,与胃酸一起作用,随着胃的蠕动,和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裹在一起,凝结成固体团块,尤其是空腹食用更容易诱发胃石症。简单来说,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切忌空腹,即使非空腹食用也要适量。 另外,虽然理论上酸性的可乐有助于消融这类植物性结石,但临床上一般不提倡这种另类消石法,主要原因是弊大于利。比如胃食管返流症、胃溃疡和胃出血等胃部疾患患者不宜喝可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等也需要远离碳酸饮料。还有胃结石在胃里四处滚动,常常将胃壁损伤,造成胃溃疡,而碳酸饮料又恰恰是胃溃疡的禁忌,大口喝下去很容易造成胃穿孔。所以,听起来很美好的“可乐疗法”其实危险重重,必须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
, ~+ S! m+ J6 P( U9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