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到下沙,对下沙的印象,觉得似乎应当是杭州的浦东,这是从下沙的区域位置、开发现状、发展前景三个方面产生的感觉。这趟专程走访了下沙,便因它曾经隶属于我们余杭区,对它的过去有所了解,而平添一份亲切,一份别样的感情。, e' O5 k( T: |' {5 m- E; l
如今的下沙,总有三分之二区域是围垦而成的。老人们说,在下沙到萧山东片这个区间,钱塘江就像一根随意扔在地上的带子,没有固定的走向。当它往东南向流,偌大一块滩涂地域就与下沙连在一起;当它往西北方向靠,偌大一块滩涂又归了萧山。因为是不毛之地,两县谁也不曾设想要将它固定到对方区域去,以便多得一块土地。
7 D7 p+ [4 F; S! J- A
/ s7 C4 n# L& W7 j3 u& k* ` 在烟海苍茫的杭州湾围垦,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潮汛风浪,将手提肩担垒起的土石大堤撕开口子进而全线吞没,实在是小菜一碟。无数次的推倒重来,终聚沙成塔,形成如今的江景大堤,最终使这片滩涂成为人类手中拥有的土地。, s) c2 B' q3 j6 O5 k
当时余杭围垦的石料,都来自周边惟一的采石地——临平山。临平山山南山北的八九个宕口,如今成为一个个伤疤,但当初都是双林、亭趾、小林、下沙、乔司、翁梅等人民公社的采石工场。宕口是它奉献血肉的见证,下沙围垦区是它履历上的勋章。当年的围垦总指挥,后从余杭县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下来的老干部王祖庭这样说:“我说一个情况,你们就知道下沙围垦的艰辛。临平山的石料都是沿上塘河水路运载的。而下沙海拔6米,乔司海拔5米,上塘河海拔4米,临平周边运河流域海拔3米……而水是往低处流的。这样,临平山的石头,用钢丝车落船,要通过船闸翻闸而过,再到翁家埠上小火车,用钢丝车上坝……这真是回天之力啊!”而据我所知,当临平山石块供应不上时,甚至到富阳去采购,掐准了时辰随潮汛返运,稍有不慎,就要搁浅,真是“块块皆辛苦”啊!
$ g8 L9 H' O, `* m! k 现在这条沿江大堤——这条精心设计,高品位修造的沿江景观大堤,绝对是开发区最生态、最动人、最秀丽的景观带,而白洋桥、120头子、二号坝、4号桥、三号闸、小围垦、智格村等一个个新下沙人陌生的地名,谁能想到就是管委会、下沙大桥、下沙立交、理想伊萨卡、杭州出口加工区、生态公园、智柱社区等管理与工业、人居、休闲佳地呢?
# k) F+ W$ e" y) i* } 面对正在崛起的下沙新城,我想,当年的围海造田,与如今下沙的建区造城,发挥的其实是同一种拼搏精神。面对如今下沙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创业者会感到欣慰——下沙的今天堪自豪,下沙的明天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