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7月12日清晨,杭州黄龙洞后山上的蝙蝠洞内,悠扬的歌声不绝于耳。循着歌声找去,只见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在练嗓子,有的在放声歌唱。一曲未完,不远处那富有穿透力的男高音又传了过来:“天山的青松为什么苍翠挺拔,是雨露和沃土把它滋养……”
/ i# j3 c. y1 f X/ y( x* D+ Z, r. w8 w7 y \
: r6 K" ]* s* ?
; v) k( H) ~; M! { 连日来,杭城持续高温。在双休日,不少市民来到西湖周边群山中的天然洞穴,以及免费开放的人防工程内避暑纳凉。这些自发聚拢的人中,有年轻人,但更多的是中老年人,他们在享受自然清凉的同时,也在享受别人带来的美妙歌声。
1 j; L {4 g: ]# N" T$ }, R, t8 H- B4 m; t
9 l, t/ \, J/ \" @ y
5 u' b6 E0 J' f( `! Y) l7 V9 S 几乎每个双休日,30多位来自黑龙江、宁夏、安徽、四川等地的务工者,都要聚集在“杭州张铭音乐图书馆外来务工者合唱团”,面朝西湖,不仅为自己而唱,也给周围纳凉者送去动听的歌声。 2 x. w! G! t; f
' n E& q& }2 T9 W1 l1 Y6 n4 s3 ~# a6 c
" [* z6 E+ o2 A) f% ^
8时许,早锻炼刚结束,一支由退休的机关干部、教师、医生、企业职工等20多人组成的唱歌队伍,便聚集在曲院风荷的公园景区内,林荫小道上、大樟树下、凉亭里,随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亲爱的的祖国》,一曲接着一曲。“因为喜欢而歌唱!”70多岁的李华民说,他几乎每天都要从家赶来这里跟伙伴们一起唱。“千万条清泉的水啊汇流成河海波浪,千万支深情的颂歌献给祖国献给党……”这首《亲爱的祖国》,他们已经练习好些年了。
* j5 v/ |; v% ~1 L- b; A6 _, [1 U; J$ m1 e4 A+ Q
" I' w {. [0 k$ B' j5 r
5 K ~: I- y; K7 w. J/ _% \0 W 这群唱歌人告诉记者,为了避暑,很多人喜欢在晚上唱。当晚8时许,记者走近一公园长廊,远远就听到了歌声。微风吹动的花影间,一架手风琴,一支笛子,就将中老年朋友吸引在一起:“月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们就那么随意站着,有滋有味地唱着,身旁乘凉的人们,也情不自禁地伴着优美的节奏翩翩起舞。
( {! x0 E/ |: K6 J4 o1 ?3 ~0 m- x! H3 I& P( |5 p' a8 V
, Y9 l3 a% Q5 P. O
" T- v: \9 C6 U) f9 {6 z
“大家聚在一起以歌会友,既能分享清凉,又能共享快乐。”退休老师陈赛珍说,呆家里闷得慌,唱歌能带给她精神上的满足。如今,越来越多的杭城百姓把到湖光山色中唱歌视为享受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既唱出心中的快乐,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和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