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g0 T+ j# n: g' e8 G
6 M* a* i3 C( L o/ H( U1 x
" Q$ v7 B" H0 O! i- @, t- e
, B; X9 i( Y2 Y7 j. y8 k
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化学名词因为一个接一个的食品安全事故被人们熟知。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食品安全(加工领域)工作评议会。 1 R, q- }) [/ t; W, v2 x. w8 |
6 I' o* Z+ [& d: v: U1 q5 w( H1 ]4 s C9 e
7 ?; Q3 m* y; x+ |# ` “看了以后,就不想再吃藕粉了。”杭州市人大代表陈蕙说,3月份,她曾实地到3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有一家藕粉加工企业,工作人员穿的工作服很干净,但挂在一旁的工作服却很脏。” + ?3 A9 v! n4 w- F
l& _. k! o0 M3 {4 l9 H+ N9 X8 Q
( e- J x# ^7 }- E/ r) \$ [
9 S9 P+ [: `1 V( L: } “进生产场地时,要求换鞋套,但工人私人物品,碗、杯子随意放。”陈蕙说,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管理薄弱的问题。 - a) I- q; ^4 G
) a" a& [2 v# Q; V% P0 m2 Z
* P, }6 y9 Y- g9 y2 y2 j
) p3 U; z% b( |# I “杭州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小企业占73.2%,170余家食品生产小企业证照不全。尤其是农村,还存在大量没有登记注册的小作坊,没有配备检测设备、人员,将是今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赵天行说。 % u4 c8 U' I' y' T
t7 u' w7 B5 ]) A$ r( {, O
7 l# t9 a5 t) U8 |, a N) Y% ~( [/ g( d4 d2 k& K+ ~
今年,这些食品小作坊将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食品企业是检查重点。
( K& D. o A- a* b0 q1 A/ m$ g- n+ a8 v Q# p0 I
) _/ |( a3 [, g6 m' W7 L0 |4 j8 d, |+ N& x' W: f; B" z2 |
“生产过程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滥用添加剂,用非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原料加工食品、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部门,该吊销相关证照的,决不手软。”杭州市副市长沈坚说。 & p3 r4 g3 b: J5 `
( Q$ i3 _& x" L! K4 k l9 B$ n3 v6 `" h7 F2 Z2 y
- s* \/ h8 t3 @" d
目前,杭州的食品安全怎么样?
. k3 Z6 c e: L& u3 P& z4 h1 }1 Y
4 a& I$ f1 u6 S/ a& z% N) f+ s( j. i2 D# n: L! E
沈坚在通报杭州市食品安全(加工领域)工作情况时,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杭州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0.7%,创历史最好水平。 . v) R, O2 C4 V3 Y, a+ K
; P* b" H( e( L/ G' d7 l9 N- j' X) m
# R0 L* |; t( E
) A! s+ x& L% \& f 其中,小麦粉、淀粉及淀粉制品、速冻米面食品等12种产品抽查合格率连续两年达100%;饼干、啤酒、碳酸饮料等40种达90%以上,尤其是豆制品合格率由2006年的59.5%提高到90%,供应杭州市区的达93.9%;酱腌菜、蜜饯等由2006年的52%左右提高到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