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香港电影的历史上来说,自49年之后,大批原上海电影界人士来到香港,才最终组成了香港最原始的电影班底,因此早期的香港电影,所延续的都是传统上海电影的路子。这也就直接缔造了香港电影,邵氏电影最辉煌的一个时代。" Z& b9 S1 `# K
但是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大批接受过西方先进电影观念的年轻导演回归本港,开始依托各种途径,采用与早期香港电影截然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拍摄电影。这就是所谓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诞生其实正是与这一变革紧密相关的 .$ Z( u3 T: E0 l7 O8 y8 a
《英雄本色》的横空出世宣告了香港英雄片时代的到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导演吴宇森凭本片一路成为世界级的“暴力美学”大师,周润发发哥则成为了华人地区最具有魅力的男演员。但是其实在这一届金像奖中,无论是方育平探讨移民问题的《美国心》,还是关锦鹏初试啼声,欧化文艺的《地下情》,甚至是小宝尔东升直面社会问题的《癫佬正传》都是不可多得的佳片。只是在这个时代里,《英雄本色》实在太过抢眼罢了。+ ]% p! D( `5 G( D! p8 n
1997年,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一片再次上演横扫金像奖的戏码,一举囊括了包含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大奖。这部借助《甜蜜蜜》一曲串起全片的讲述新移民二十年艰辛的电影,以其淡而有味的剧情、巧妙的结构和对于香港二十年历史的概括性描绘成为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香港”电影,也成为广大影迷了解香港的重要物证。
" j" q. ^8 T% f 2002年,是周星弛的一年,这一年里,《少林足球》不只创造了至今无人可破的票房记录,更在金像奖上获得大丰收。周星弛也成为香港影史第一位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完成大满贯的电影人。不过平心而论,这其实只是金像奖做出补偿的一种措施而已,毕竟有太多的电影人受偏见所累,而最终无法在金像奖上获得奖项了。
: k, K& P' O- l) ^" p 香港电影在这一阶段走入了最低谷的时期,港产片的年产量从最高峰时的三百多部锐减至不足五十部,众多电影人丢掉饭碗。所以尽管《少林足球》创造了最佳票房记录,却还是远不如03年,《无间道》系列影片的救市作用。
9 c) ` I. S1 f" O, Q8 ^ 纵观历年来得奖影片,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金像奖本身是一个以替新浪潮电影正名,推崇艺术化电影为责任而诞生的电影奖项,但是却在香港这个商业的社会中,不得不进行了相关的妥协,转而更加鼓励那些能够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做出最完美混搭的电影。这与香港电影极重的商业属性不无关系,但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毕竟电影首先还是作为一个商品存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