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钱!儿。”这是早些年某大学一位在校生寄回家中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仅有3个字,3个标点符号。
& D" `0 Y/ a0 x. c8 S* U( r& a) A
( G) G* F [8 O8 ~' i- o. _5 H 3个字的短信向父亲要钱,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亲情观念,以及父母背后的心酸。+ t$ U7 i2 h, y9 c5 {0 F
2 a* A: \( X8 Y! U- X" O, s2 y/ z
如今,一批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因为月薪不高,干脆办卡提前消费——不考虑后期的还款压力,不思量花了多少钱,轻松消费后,很快“债台高筑”。怎么办,将账单甩给父母,演变成了“爸:账单!儿。”新4字短信。
6 L8 P) c+ q3 Q 以下3个真实故事,告诫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办信用卡透支消费时,先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还款能力,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宽裕,别刷卡消费的时候“喜刷刷”,等账单一来,换来的是父母“两行泪”。1 {3 X/ ?8 o( h1 F- k( S
3 N8 V: ]- x8 \$ p6 c* J& y5 N. f" h 故事1:刘女士东拼西凑为儿子买单5 V" q2 A) S' G/ Q; G) e4 @' K
( k4 R/ I& V1 q% U 刘女士的儿子小陈,前年从学校毕业。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就在家呆了大半年。去年年初,刘女士通过关系给儿子找了个工作。原本以为,儿子成了上班一族后,能自食其力了。但小陈每个月还得向母亲要点零花钱贴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月1000元多一点的工资,根本不够用”。
/ U+ V. G h7 w7 D4 E: c
" ]( X1 J( F# n* c( a& \+ y 小陈向母亲要钱的日子,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终止。他的这一“转变”,惹得母亲一阵欣喜,“儿子终于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 e8 z! _. _* L
$ |9 q `8 V+ E- s- E4 q; i H 元旦前夕,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银行的,找小陈。“我以为是儿子银行里的朋友,问对方什么事。结果被告知,儿子信用卡透支,还款期已过,来找担保人了。”刘女士说。
" ~, a6 z' |/ F1 V% E
5 N7 d5 o7 ^- a1 }9 y" s0 F3 N: F' t 银行账单寄到家中,刘女士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两张信用卡,一共透支1万多元钱,几乎是夫妻俩年收入的一半。
! V* B# z9 E/ @* k9 w! @; S) j& o. h
当晚,小陈回到家,刘女士立即责问,儿子只好老实交代——自己偷偷办了两张信用卡,担保人是父母;平时挣的工资,都用来上网,而信用卡则用来泡酒吧。
, V+ c3 H' w4 @4 K
7 W/ e7 E9 r5 A# }; v 一听这话,刘女士欲哭无泪:“我和我老公结婚20多年,还从来没去过酒吧。儿子一去就花了1万多元。”, G/ R s5 x5 H1 d0 V4 G4 p
+ ]3 t' k7 v8 [+ ` L 儿子无钱还贷,刘女士只好拿出家中仅有的5000元积蓄,为儿子还了一半贷款。剩余的一半,让小陈自己还。“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愧疚感、责任感。”刘女士喃喃地说。
( y" l: w- T6 A' E _( H
* Q: `2 X4 I; _/ r/ Q 故事2:10张信用卡共透支十多万6 x- K' [. }7 f1 _) U9 }5 e% x
) ?( U4 @ h: b/ `
2月6日,除夕夜,刘女士与她姐姐吃年夜饭,聊天的时候,她发现姐姐有些闷闷不乐。“你有心事?”刘女士问道。9 h5 x4 s2 t. Y3 z. o
9 S2 l F: g2 }/ B! j! q0 P: A “小陈办的信用卡透支了吗?”一听这话,刘女士神经绷紧:“透支了1万多。怎么,凯凯(姐姐的儿子)也在用信用卡透支消费?花了多少?”
& ~/ b$ d) M# T% n+ p! D
& m/ v% h z- V8 [! r, A1 k/ R$ J) M; B “你猜猜看。”姐姐实在不忍心开口。
9 w1 P% R1 y2 ^) w$ x5 k1 Y& g9 S4 ^$ A3 N
“两三万?”刘女士问。: `6 A& u; D6 E
8 C+ e. ^1 x/ o+ I. x
“两三万就好了,都快12万了。”姐姐答。
# W0 x$ D. ?8 c a0 K/ ~
0 m# [) o* A" U6 N; l 姐姐如实道出:去年3月份,儿子凯凯陆续办了十多张信用卡。三四个月后,在给儿子洗衣服时,她发现一堆信用卡。问清情况后,她把儿子的信用卡全部没收。没想到,儿子之后又去补办,继续刷。到了年底,所有的卡都透支完了,只能向父母求助。
5 `3 @( |# z) k2 I; a( D1 L. } \! v. |" A
“我姐姐替儿子还了10万多一点,还剩1万多没还,拖欠着,等着银行产生不良信誉记录,将外甥拉入黑名单,这样他就永远不能办理信用卡了。”刘女士说。. Q3 v6 @+ f! s% x. ~5 Q y" L
" N/ e. I0 _% D1 r
故事3:老李年前收到一份“大礼”
4 u9 p5 h% F* @: s
9 m$ G. g5 ?: P: ~4 i! I 家住宁波市海曙区的老李有看报的习惯。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打开信箱,取出报纸。但今年2月份,老李的信箱里多了一份“礼物”——女儿的4张信用卡账单。. \7 ~: J# T; `' S
% K% M) N6 S& R
“4张信用卡,每张都已到最大透支额,一共1.6万元。”老李说,打开账单后,他还以为是银行寄错了地方,因为女儿从来没透露过自己办过信用卡。但是仔细核对用户,老李确认,的确是自己女儿。
; d# ]0 h' }( C$ P6 d$ o9 j& \ ]6 N, K5 c3 v5 G6 o5 u
“我问女儿怎么回事,她说去年七八月份陆续办了4张信用卡,全部用在买衣服、买化妆品上。”和刘家姐妹相比,老李对女儿的行为,内心还能接受,“至少这些钱花出去了,买回来的东西还看得见。如果全用来泡酒吧,我的心都要碎了。”) o" _5 A( ]5 t
5 |/ j0 v1 m( z8 [ 对女儿教育了一番后,老李向亲朋好友借钱,替女儿偿还了所有欠款,并让银行将女儿的账户冻结。9 J k" o: j5 F2 k* ^" u* f0 @
9 ~, k. a% V7 k# I6 R
3位家长的心声:子女办理信用卡,银行能否先问问家长
8 @" R0 E1 K X' V- Y8 R) l+ N5 Y/ K
办卡的时候很方便,刷卡的时候很潇洒,等账单寄来,发现自己债务累累,无力偿还。怎么办,只好将“包袱”甩给老爸老妈。0 E; i/ ]) d/ M: Z8 \+ v0 i% Q
8 K+ H# Z, n' m9 k7 T1 w4 K6 a1 T
本文里的小陈、凯凯、小李3人,年龄相仿、经历相同——都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都是毕业不久才步入工作岗位;月薪不多,感觉老是向父母要钱又不好意思,于是干脆办信用卡透支消费。* B+ O1 z0 G# ?1 c
% D* B F( I, Y: L 为此,3位家长向银行提出意见: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时,如果发现客户的年龄在20岁出头,属于刚工作不久的那种,月薪也不高,填写的联系人是自己父母的,银行在办卡前,能否先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家长是否同意子女办卡。5 u2 k& {* D/ u$ _0 H
) A$ o; w! T" G8 D “这样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别到时账单一到,吓出心脏病。”这是3位家长共同的心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