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是沈阳机床集团下属的一所普通技校,它一年的学费与普通高校的学费相当,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决定把已经拿到大学文凭的孩子送进来,因为这几年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而这所只能发中专文凭的学校却不愁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 ]- r4 M y) U有了大学文凭,还“降格”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它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个怎样的信号?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是上大学学不到实用本领?大学生们放下架子,到技校“回炉”,又因何而起?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 t/ N3 S# o, C7 G就业难催生“回炉热”
2 O a! |# Q' {; e# m/ J4 X 人潮涌动的招聘会# P2 |, F2 ?4 c8 y
记者在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了解到,去年学校搞了试点,招收了一名大学生和一名大专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仅学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干出了一手漂亮的好活,于是今年招收学员时,高屋建瓴地成立了全市首个技校“大专班”,并顺利地招到了想“回炉”掌握一技之长的50余名大学生。
+ t, S2 E- ]* o“以前有个本科学历好像就进了‘保险箱’,工作保证没问题。现在可不行了,连硕士都很难找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学一门真本事,最起码能保证独立生活。”一位姓陈的学生说,三年前,他学的计算机专业还是热门,大家都一窝蜂似地都去学,结果毕业时,这个行业的人已经过剩了。而高级技工这两年很吃香,才又进了技校。在这里自己起点高,努努力就有当“将军”的希望。 . t3 I1 J/ _2 t0 e2 w4 x
据了解,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人,2003年达到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已增长至338万人。与这串逐年加大的数字相伴而生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手拿本科、专科文凭徘徊在用人单位门前,久久难以找到工作的机会。
$ {! T9 L; k& | 就业难催生“回炉热”
+ y+ c9 T0 Q) w8 }( w3 t) w记者在辽宁、黑龙江举办的几场人才招聘会上发现,以前招聘单位常常打出只限大专以上学历或只限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启事,如今也转变为“招聘会计一名,要求有会计证、有工作经验”等技能要求。难怪有人说,在招聘广告中,各种资格证书已经是继身份证、学历证之后的第三大证件。 , K. c- l1 M. L3 e5 z6 ~
苦学十余载拿到学历,竟无法推开就业的大门,于是,不少大学生开始踏上继续教育之路——学习各种实用技能。前几年是车、钳、铆、电、焊没人爱学,现在是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争着抢着学。
. c, K& k- l/ y3 B& a2 s此外,高薪也成为巨大的诱惑。“现在技校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我们厂数控车间的技工,月薪最高能拿到近万元!”第一机床厂技校教务处孙主任说,虽然拿这么高薪水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但在这些“回炉”的大学生心中,这是无限的动力和希望。
6 W% l; Y1 v2 t' g" h- M. S据沈阳人才中心统计,从去年到现在,沈阳技工的工资普遍上涨20%以上,高级技工工资涨幅更在30%以上,有些工作岗位的工资竟然上涨了100%!沈阳黎明发动机、金杯汽车等大型工厂,普通技工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沈阳机床、松下发动机等股份或合资企业,高级技工的收入在2000元以上,关键岗位的技工,月收入可达到4000元。而职称等级和学历“双高”的技工,收入已能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持平。
# r" [+ L# B: I$ P. n“回炉”值得鼓励
1 w$ ~9 o d7 w+ l 寻找就业信息寻找就业信息
% c" d2 j; e) J1 Y) F, l有人表示大学毕业了去当技工纯粹是浪费,倒不如中学毕业时直接报考职业学校。从上小学到技校毕业需要12年,读完大学却需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年技校学费也在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生当技工将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各种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不和谐,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 b) X# r' p& q5 Y9 f2 O- D沈阳市政协文教体卫委员会主任王利却认为,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到技校“回炉”,说明社会更注重人的实际工作技能,这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增加竞争力的措施,是一种社会充电,应该值得鼓励。
8 z, f! s! w0 L8 I: [沈阳第一机床厂技校招生办的佟老师也认为,现在企业缺的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大学生有文化课的基础,学起技术来入门快,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一年毕业就能上岗,企业愿意要,成长空间也大。 : o4 o9 f1 L0 P; F8 Q! E; f
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的常青处长认为,技校的责任不是提升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只是培养大学生达到中级职业技能的水平。不管大学生入校前拿的什么样的学历,有什么样的水平,到了技校,跟初中生一样,都是从零开始学技术的。但其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回炉”可以帮助学生把在高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也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这种情况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并不鲜见。 2 |+ o% e& e: e1 _, H2 B3 n
优秀的技术工人成为稀缺资源+ Y0 ]; L/ s$ P& f- `
“这绝对是件好事。”对于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现象,黑龙江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志强说。他表示,在英国、德国等国家,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那时强调学生的理论水平、应试能力,直到现在,也以研究型为主,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加之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滑坡、人才质量下降,很多高校毕业生“论研究,研究不行,论动手,动手也不行”。因此,“回炉”这种强调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在高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 I; w1 S0 y4 t+ m但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大学生不能被动就业,不能盲目“回炉”技校。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大学生“回炉”热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念技校。所有的从业人员都需要有职业再生能力,应根据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定期发布的区域岗位需求排行,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或重新选择职业。不要等该职业的人饱和了,才被动地改行。“就业后的大学生,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即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些什么、在哪些方面提高、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使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得心应手地工作,永远处于主动地位。” 8 G) s) {; H3 R' R7 w
大学生“回炉”技校为高校教育亮红灯 ; V V; ~, h) `" M& _
技术工作不是“面子活”
% u) j5 k. |4 k+ R& ~+ I7 b4 m) w3 ?! y实际上早在2000年,贵州等省份就曾有技校的新生队伍中出现大学毕业生的身影。然而时至今日,当大学生毕业后“回炉”技校学习由个例增加到群体,甚至演变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时,作为普通高校,似乎也应从中得到一些警示。 : R! Y% u# U# V" t
王利表示,大学生技校“回炉”热,是高校专业结构需要适应市场适当调整的信号。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某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比如,随着近几年法学专业逐渐走俏,一些以前没有法学专业的学校也跟着开设,有没有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
' l' \- P4 V7 ?* i8 r王利指出,大学在设置专业时,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指导很重要,比如定时发布社会上哪些人才奇缺等信息。像目前沈阳的展会很多,而沈阳懂得会展方面的专业人才却几乎是空白,更没有一所高校设置这样的专业。如果有关部门能在高校设置专业前先做好指导,将就业市场与高校专业设置衔接起来,将来大学生就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难。
7 u: d$ g& ~$ X& X }+ M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一的体制,学生入校确定专业,毕业了“对口”就业。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部分专业与就业岗位的裂痕越来越大。在人才市场上,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在实际工作中,“不对口”就业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甚至频频“跳槽”。而在一些高校,仍旧是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也要从头学起。 4 D5 H( J1 _! _# u
就业指导应得到加强
: i/ |, ~: a% e" o8 o5 h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学生在上初中时就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技校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实践基地等,学生毕业既能拿到学历证书,也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还值得探讨,但大学生的“回炉”至少提醒高校,应通过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从而减少部分大学生花费时间和金钱的“回炉”。 0 v! x7 d9 D" a# j6 B+ e* X6 W( W
此外,还有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不同地区还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一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同时加强学生选择专业的指导工作。如学生在初中分流时就应该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和家长清楚,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升高中,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技校、职业高中,也就是将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一个基本分类,使升入高中的学生尽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减少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的现象。
9 [9 X% y: Z$ A9 Y/ U- Y9 Q
|